寓教于乐聪明智慧----古代儿童玩具有哪些
(2025-05-19 20:26:09)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儿童玩具
寓教于乐
老课本
分类:
南阳民俗
寓教于乐•聪明智慧----
古代儿童玩具有哪些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放风筝是每个人的童年都喜爱的玩具。玩具在人类社会中发展过程中常常被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益智活动。玩具既可以是自然物体,即石、泥、木等,也可以的经过加工制作后在街上卖的玩具,如毽子、皮球等。凡是可以玩的、看的、听的和触摸的东西,都可以叫玩具。玩具既有时代特征,又有经典可传承。现通过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老课本中有关儿童所喜爱的玩具课文,解读当时玩具的种类和玩法。
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新初等小学国文课本第三册、第四十六课,课文题目是“卖玩具”。课文内容为:“我在門前闲立,見一小贩左臂悬竹筐,中置玩具多種,右手摇小鼓,以代叫卖。”课文以第一人称“我”没事站在门口,看见沿街叫卖玩具的小贩。只见小贩左臂悬竹筐,筐中放置玩具多種,右手摇小鼓,沿街叫卖。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该小贩以手摇拨浪鼓声代为吆喝声,以此吸引儿童关注。课文只介绍竹筐内放置许多玩具,具体是什么玩具,课文没有详述。让小朋友自己猜测。既然能装入竹筐的各种玩具肯定不大,诸如陀螺、皮球、毽子、竹蜻蜓、拨浪鼓等等。
打陀螺是男孩子童年最难忘的记忆。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初等小学自然教科书第八册第一课,课文题目是“陀螺”。课文首先记述陀螺的形状是用木制成的全体略成圓形,兩端尖小,中部膨大,上端可繞绳子,下端裝着铁釘。然后介绍陀螺的玩法,玩時將繩子繞着上端,繩端用手指尖夹住,用力向前掷,一面快快向后抽绳子,陀螺就能直立地上旋转。接着介绍陀螺旋转是由于离心力作用而形成。陀螺的制作方法以及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措施等。
踢毽子是女孩子童年最喜爱的游戏。毽子,又称毽球,古称抛足戏具,用鸡毛插在圆形的底座上制成的游戏器具。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之一,毽子起源于汉代,古代蹴鞠发展而来。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作为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尤其是少年女子。
吹小喇叭也是小朋友喜爱的玩具。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初等小学国语第三册第一课,课文题目是“爱群的喇叭”。课文记述一个名叫爱羣的小朋友在草地上吹喇叭,許多男小孩女小孩都来看他,愛羣走到东他們跟到东,愛羣走到西他們跟到西。小孩子越聚越多,爱群的喇叭也越吹越响亮。课文以彩色插图刻画出爱群和小朋友喜爱小喇叭。
拍皮球也是小朋友喜爱玩的玩具。上世纪初出版的初等小学国语第三册第四课,课文题目是“击球”。课文记述一个姓冯的少年特别喜爱击球,运用自如,可高可低,驾轻就熟,能连击球数百次,还可以向墙壁横击球不落也上。这里所击的球就是小皮球,也是小孩子喜爱的玩具。课文配有插图,画图中的小朋友拍皮球玩的兴致极高。
我国儿童玩具历史悠久,传承了上千年。是打开儿童智慧天窗的工具,让人们机智聪明,给少年儿童的童年带来无限乐趣。如今,各种各样的玩具随科技而发明,如电动汽车、飞机轮船模型、卡通娃娃、各种积木、毛绒玩具,以及各种电子声控玩具,应有尽有,花样翻新,益智娱乐,受到少年儿童的追捧,给童年增添无限乐趣。.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收藏
┊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热闹街市·诚实童子----老课本讲述少年在大街上的见闻
后一篇:做好儿童当好学生----老课本记述模范少年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