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四川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蜀风评论 | 文艺之窗 | 公告 | 主题活动 | 志愿服务 | 魅力四川 | 理论创新 | 巴蜀儿女      热线电话:0835-2223652 | 雅安社区
头部banner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bet77365体育在线投注 > 道德模范
杨芳兵:客居他乡热心公益 坚持助人感恩社会
发表时间:2018-01-09 10:30:00 | 来源:四川文明网
 
 
    护士为杨芳兵注射动员剂

  杨芳兵(右)与当地红十字会人员合影

  杨芳兵生活照

  【主要事迹】

  杨芳兵,男,天全县新华乡二组村民。

  杨芳兵是一名善良热心的人,从2005至今,坚持每年至少献一次血,被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推荐为2015上海奉贤区首届“最美来沪人员”候选人;2017年11月13日,在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杨芳兵成为上海第16例涉外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上海实行涉外造血干细胞市内采集后,第一例送出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从杨芳兵血液中分离241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14日飞抵韩国首尔,输进住在首尔医院的一位22岁白血病小伙体内,让他重获新生。

  在沪务工,杨芳兵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但在需要帮助的人面前,他总是慷慨解囊。

  杨芳兵曾在上海一家科技公司工作,是普通工薪阶层,后来公司解散关闭,他失业了。暂时没了收入来源,但面对他人的困难,杨芳兵仍毫不犹豫拿出省吃俭用的钱给予对方帮助。

  得知老家天全县一位同学患鼻癌晚期,他不仅捐出数百元,还在同学群上发起捐助活动……他说,钱虽不多,但希望能为这家人增添一点战胜困难的力量。

  2015年6月的一天晚上,一对在上海打工的绵阳夫妇被安徽籍小车司机醉驾撞伤,因伤情过重双双死亡。当时,夫妻俩的孩子刚大学毕业,还没找到工作,家中还有70多岁的老人,小车司机因是酒驾,保险公司拒赔,司机称自己拿不出钱……受害人一家生活陷入窘境。

  杨芳兵了解此事后,除自己捐款,还发动身边的朋友,筹集了一万多元钱,交到死者家属手中。

  除献血和捐款外,杨芳兵还乐于做别人的“灵魂导师”,帮助别人消除心理阴影,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

  前两年,杨芳兵在网上发现两位网友因家庭变故和情感受挫,长期抑郁,有轻生念头,于是主动与之交流,探讨问题的根源。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谈心,这两位网友慢慢打消了消极的念头,走出了生活的阴影,并和杨芳兵成为知心朋友。

  杨芳兵说,人的一辈子,谁都会有困难的时候,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其实许多人都有良善之心,只是我比别人勇敢一些,敢于表达罢了……”杨芳兵说。

  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对杨芳兵而言并不意外,他不只一次这样说:“作为雅安人,应该常怀感恩的心,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无私援助我们的每一个人,更要感恩这个处处充满爱意的社会。”

  他不仅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

  在上海,杨芳兵和妻子、女儿租房住,妻子因照顾孩子没工作,一家人仅靠他的工资维持生计。工资不高,房租、生活、孩子读书等费用却很高,即便如此,并没有影响杨芳兵的感恩行动。

  从2005年起,他便加入了献血志愿者队伍和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每年至少献一次血,并参加血小板捐献。目前,杨芳兵已总共献血13次、献血小板3次。

  杨芳兵回忆,10多年前,在天全县因病做手术,当时家里经济条件差,治疗费得到了社会爱心人士和政府部门的资助,渡过难关;“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天全县是重灾区,他回到家乡看到,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家乡旧貌换新颜……

  杨芳兵将一份份恩情和感动留在心底,希望自己也能为社会献上一份爱心。

  2015年,杨芳兵在《奉贤报》看到了奉贤区第一例涉外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事迹,新闻下方还附有招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倡议书,他毫不犹豫地申请加入中华造血干细胞资料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17年8月11日,杨芳兵接到上海市红十字会通知,他的造血干细胞样本与一名境外的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初配相合,对方是韩国一位22岁身患白血病的青年。随后,杨芳兵经过传染病检测及高分辨配型合格,并再次进行全身体检,全部指标合格。

  “让我感到十分庆幸的是,这么短的时间内,自己就实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挽救他人生命’的庄严承诺。”杨芳兵说,目前,仅我国就有400多万名白血病患者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有5成为少年儿童,而每年约有100万名患者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而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是目前全世界治疗这种血液病最科学、最有效的办法。但非血缘关系HLA相合率仅万分之一。因为配型成功率特别低,比他早加入中华骨髓几年的志愿者都没有与之相合的患者,他这么快就与韩国患者成功配型并完成捐献,让他感到很幸运。

  杨芳兵与韩国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刚开始,有很多人劝他不要捐献,理由各种各样,主要是担心捐献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但经过反复考虑,他还是决定遵从自己的初心,为挽救一条年轻的生命出力。为此,杨芳兵还专门写了一封信给受赠者,希望他早日康复,祝愿两国友谊长存。

  一开始因捐献时间未定,为了确保捐献顺利成功,原本要回老家照顾患病父亲的杨芳兵,把回家的时间一再往后拖。同时,为防感冒,他在起居和饮食方面等非常小心。

  11月9日,杨芳兵接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通知——采集他本人的造血干细胞。他按时到医院,配合完成各类捐献前的准备工作。

  对于杨芳兵的决定,他所在的公司鼎立支持,为他提供了长达一个月的带薪假。杨芳兵说,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虽然繁琐,但并不痛苦,就和献血差不多,因为长期参加血液捐献的志愿服务,杨芳兵对献血流程了如指掌,因此完全没有心理障碍。

  “很多人对此还是半知半解,希望用自己的行动,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冲破传统思想的禁锢,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出一份力量。”杨芳兵说。

  11月13日,是采集杨芳兵造血干细胞的日子。上午9时,杨芳兵在上海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奉贤区红十字会志愿者等的陪同下,进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12号大楼国际医疗保健中心9楼采集室,开始采集造血干细胞,经过4个半小时的采集,共采集241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

  11月14日上午,上海市红十字会便将241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和杨芳兵写给受赠患者的信一并转交给13日专程到上海的韩方人员。14日下午1点,这241毫升救命造血干细胞悬液搭乘国际航班抵达韩国,并在第一时间输入在首尔医院就诊的白血病小伙,让他重获新生。

  好人寄语:“其实许多人都有良善之心,只是我比别人勇敢一些,敢于表达罢了……”“作为雅安人,应该常怀感恩的心,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无私援助我们的每一个人,更要感恩这个处处充满爱意的社会。”

  道德点评:高尚的道德并不是非得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而往往体现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捐一次善款、献一次血、给老人让个座都能让那颗浮躁的心得到一份宁静,一份满足。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这就是助人为乐的含义。虽然只是一个打工仔,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花,但在需要帮助的人面前,杨芳兵总是伸出援助之手。他热心公益,乐于做人,用他无私的大爱精神诠释了志愿服务的内涵。

责任编辑:宋巧雯


主办:中共雅安市委宣传部 雅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