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是农历丁酉年正月初九,这天是藏历新年“上九节”——一个属于宝兴县硗碛藏族乡(以下简称硗碛藏乡)的喜庆节日。
当日早上,晴空万里,冬日的阳光照射硗碛藏乡的每个角落。
此刻,虽没有去年此时白雪覆盖的盛景,但远山的白雪却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将硗碛藏乡映衬得分外美丽。
只待稍时,涌动的人潮、精彩的歌舞、幸福的笑容,连带着新年的喜庆、丰收的喜悦、古老的民俗,在这里汇聚,共同展现属于这里的祥和、美丽和安康。
文艺汇演现场。
上九节现场热闹非凡。
上九节现场热闹非凡。
上九节现场热闹非凡。
盛装展现幸福生活
2月5日9时许,在五寨园旁一处名为鸿山鼎大酒店的藏家乐内,家住于此的藏族姑娘敖翔(藏文名敖叶泽阳),正忙碌着为游客们准备早餐。凭借此次“上九节”的节日庆典,她家的客房早在数日前就已被预订一空。
随着餐厅内客人逐渐离开,敖翔的母亲王琼(藏文名撒兰楚),见缝插针地为女儿递上了具有浓郁藏乡特色的民族服饰。数分钟后,原本衣着时尚、身材高挑的敖翔,已是一名身着节日民族盛装的美丽藏族姑娘。
“藏历新年正月初九的‘上九节’,其重要性等同于汉族农历新年的除夕。”敖翔说,按照传统习俗,每年这个日子里,硗碛藏乡的群众不分男女老幼,都会穿上量身定做的民族服饰,佩戴上红珊瑚、绿松石等价值不菲的项链,尽显节日隆重。
说话间,敖翔又开始忙碌着烧上一壶壶热气腾腾的开水,免费提供给前来参加节日盛会的游客们。而她热情的服务,也不时收获着一句句感谢的话语。
目前正就读于成都一所大学的敖翔,已是一名大三年级学生。活泼开朗的她,如今时常会通过一张张发在微信朋友圈中的图片,介绍家乡的美与魅。
如其所言,这三年来,她不仅经历了“4·20”强烈地震给宝兴带来的巨大破坏,也亲眼见证了家乡宝兴灾后重建如火如荼的三年。这三年中,不仅一座座新村、新城拔地而起。更有包括硗碛藏乡在内的诸多宝兴乡村的村民,依托幸福美丽新家园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党和政府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宝兴发展的同胞给予的,不仅我不会忘记,早已懂得感恩的硗碛藏乡人也不会忘记。”敖翔这样说。
此刻,也就在相距不远处,家住硗碛藏乡新场镇的董顺杰(藏文名德尔依),也同样穿上了节日的盛装。作为一名能歌善舞的藏族姑娘,她将在当日中午举行的“上九节”文艺汇演中登台,参与咎落村参演节目《扎那西吧》《吉祥的祝福》两个舞蹈的演出。
“我将用优美的舞姿,展现今日宝兴硗碛人的幸福生活。”董顺杰说,她家作为硗碛藏乡最早一批开办藏家乐的家庭,10年来,她和更多的乡亲,见证了硗碛藏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过上了愈发幸福的生活。
说话间,已至11时许。紧邻藏家乐外的平坦大道上,越来越多来自咎落、泽根、仁朵、嘎日、勒落五个藏寨的藏族群众,正不断向五寨园内汇聚。
或道上一声节日的祝福,或哼着歌曲的旋律,只是细微间,已将一年来辛勤劳作的获得感和丰收的喜悦,展露无遗。
载歌载舞展藏乡风采
中午12点50分,2017“中国·硗碛‘上九节’文艺汇演”活动,随着喜庆欢快的音乐拉开序幕。
首先出场的是一群手持龙灯、牛灯、狮子灯等各色灯笼的表演者。当这些极具特色的灯笼随着强劲有力的手臂上下翻飞、翩翩起舞时,身着节日盛装的他们,俨然已成为镶嵌其中的绚丽彩带,并由此预祝着人们在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幸福安康。
只是稍时,硗碛藏乡的老者吹响长长的牛角号,神圣的旋律随之引出了更多属于这个节日的精彩歌舞。
一曲《藏乡汉子》率先以浑厚的旋律和表演者的舞步,展现了硗碛藏乡群众的勤劳、热情和奔放。而紧接着登场的舞蹈《吉祥的哈达》和歌曲《吉祥的祝福》,则用藏乡人充满热情的舞姿或婉转的歌声,表达了对现场观众和游客们新年的热诚祝福。
精彩并充满激情的演出,一次次获得了热烈的掌声和藏乡群众特有的欢呼声。
原生态传统锅庄,是一种没有任何乐器伴奏,以参与者自行歌舞相伴的表演形式。为向更多人展现这一原生态歌舞,热情的硗碛藏乡群众,特意准备了《东布舍尔巴》《打麦舞》两个原生态锅庄舞蹈。
当高昂雄浑的原生态歌声响起,表演者们或围成一圈携手共舞,或迈出稳健、踏实的舞步,在传统打麦农具的配合下,展现了这里浓厚的民俗文化积淀。
下午2时许,作为压轴节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鹅抱蛋》登场——只见一位藏族小伙攀上桌面,并随着其他演员相继从底端递来的道具,以及逐次增加的高度,穿过席桶、并脚踏位于席桶顶端的簸箕站稳。其间,每个环节都无不让现场观众叫绝……
金鸡报晓喜迎春,载歌载舞展风采。
2017中国·硗碛上九节文艺汇演活动的成功举办,对进一步展示宝兴丰富的旅游资源,丰富宝兴旅游品牌内涵,提升宝兴旅游形象,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记者 孙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