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四川 | 文明创建 | 未成年人 | 蜀风评论 | 文艺之窗 | 公告 | 主题活动 | 志愿服务 | 魅力四川 | 理论创新 | 巴蜀儿女      热线电话:083-52223652 | 雅安社区
头部banner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bet77365体育在线投注 > 我们节日 > 中秋
民俗学家:少数民族庆中秋风俗各异
发表时间:2013-02-26 14:32:00 | 来源:新华网
 

  。民俗专家介绍,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节日,除了汉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壮族、傣族、赫哲族等多个民族也有庆祝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曹保明介绍,中秋节是中国古老农耕文化的体现,源于古人对月亮的崇拜,这使中秋节成为我国多个民族的共同节日。 

  曹保明介绍,中秋节就是朝鲜族非常重要的节日,被称为“秋夕节”,是欢庆丰收的农家节日。在中秋节这天,朝鲜族和汉族同胞一样,讲求亲朋团圆、共同庆祝,“朝鲜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在中秋节他们会到户外举行家庭聚会,和亲朋好友一同载歌载舞庆祝中秋。”此外,在中秋节这天,朝鲜族同胞还要祭祖扫墓,表达对祖先的追思和感恩。 

  蒙古族过中秋,则有一项特别的“追月”习俗。曹保明说,“追月”是蒙古族中秋节的一种娱乐项目,“在中秋节这天,擅长骑射的蒙古族会跨上骏马,在皎洁的圆月下,飞驰在草原上。” 

  他还介绍,除了北方的少数民族庆中秋的习俗,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也有着丰富的中秋节习俗。例如,傣族在中秋之夜,有“拜月”风俗。在桌上放上特制的糯米圆饼,并在饼上插上冷香,然后全家老少开始拜月仪式,这除了表达对月亮的崇拜,也是为了纪念他们的民族英雄。拜月仪式结束后,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开始聚餐、赏月。 

  壮族则有“请月神”的习俗,故中秋节也被其成为“请月神节”。就是在中秋之夜,摆放香案供品,请月神下凡,与民同乐。而苗族庆中秋,则有“闹月”的习俗。曹保明说,每到中秋夜,苗族同胞会聚在一起跳起喜庆的歌舞,特别是苗族的年轻人会在“闹月”活动中寻找意中人,他们希望自己的爱情能像当空的明月一样纯洁、永恒。(记者 常亦殊)

责任编辑:陈晓芸


主办:中共雅安市委宣传部 雅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